糧食價格的穩定,直接關系著經濟的穩定,社會的穩定。今年以來,今年我國南方地區旱澇不均,有些甚至是糧食主產區,惡劣天氣對糧食生產造成一定影響。與此同時,國際糧價劇烈波動,各種糧油副食品價格輪番上漲,國內CPI數月居高不下。在早秈稻取得恢復性增產后,晚秈稻能否再次取得豐收,是我國從事稻谷行業的各方關注的重點。為給市場提供準確、客觀、獨立的觀點,自2011年8月初開始,中華糧網農情遙感便開始關注我國南方晚秈稻產區的作物生長狀況,結合各類遙感數據,對產區內的長勢、旱情等重要農情進行跟蹤監測,并于11月2日率先發布2011年中國晚秈稻估產數據。
據監測,2011年我國晚秈稻種植面積將達9214.54萬畝,較2010年遙感監測面積增加0.23%,晚秈稻平均畝產水平達到387.89公斤,較去年增加0.67%,總產量預計達到3574.24萬噸,較去年增加0.90%。
我國晚秈稻產量約占全國總產量的2成,其收獲水平的高低對我國稻谷的價格走勢有著重要的影響。據中華糧網農情遙感監測顯示,今年我國面粉機晚秈稻播種面積較去年增加了約21.04萬畝,綜合前期冬小麥、早秈稻和秋糧作物的生產情況,截止目前,全年糧食播種面積達到13.67億畝,比去年減少200多萬畝,但是玉米、水稻等糧食作物播種面積明顯擴大,天氣利好和良種的普及使糧食單產水平再創新高,為糧食增產奠定了堅實基礎。此前,據中華糧網農情遙感監測,今年我國冬小麥平均畝產達到316.06公斤,比去年提高2.78公斤;早秈稻平均畝產達到379.03公斤,比去年提高12.87公斤;預計今年全國冬麥和早秈稻總產達2718.5億斤,比上年增加40.46億斤。今年糧食豐收來之不易,實現糧食“八連增”,將為保障農產品供給、管理好通脹預期、抑制物價上漲奠定重要的物質基礎,為中國的糧食安全撐起了一片天。 |